北京桀亚莱福生物技术有限责任公司
Beijing Jayyalife Biological Technology Co.,Ltd.
产品销售热线:
首页 > 孙永华教授:急、慢性损伤修复70年回顾

孙永华教授:急、慢性损伤修复70年回顾

    发布时间:[2020-01-02]

     

     一、壮丽70年,锐意进取
     
            斗转星移,寒暑易节,转眼迎来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是各族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披荆拓路、艰苦奋斗的70年,在各领域取得辉煌成就的70年,创建了多项世界纪录的70年,富国的70年,向强国前进的70年!
     
            损伤与修复是一个十分复杂的系列过程,不仅仅是外科、皮科领域的问题,还涉及内科、妇产科、神经、五官科、病理、生理、组织解剖等多种学科,同时还与生物学、物理学、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材料科学等有紧密联系,在诊治上涉及到人体每个部位和器官,由整体深入到组织、细胞、分子与基因水平。它既是最古老、最基本的医疗课题,又是现代医学研讨的重要课题。千千万万位长期受急、慢性损伤折磨的患者渴望“华佗在世、手到病除”的日子早日到来。
     
            翻开家谱,一代代传承着尚德精医的白衣战士,为民众健康不懈追求。前辈们创建的中华民族自己的医学组织——中华医学会,贯彻国家医学发展的方针和政策,推动着多学科的发展。
     
            中华损伤与修复杂志(电子版)已创刊14年。14年在历史发展的长河中只是瞬间,但是它承载着损伤修复医学工作者的心血和汗水。在这个平台上,专家、作者、编者和读者逐步融合,为急、慢性损伤患者造福。
     
     
    二、筚路蓝缕,薪火相传
     
            烧创伤是造成组织和器官损伤的主要原因之一,百年前烧创伤属于普通外科。
     
            1950年美军在朝鲜战争中使用凝固汽油弹、磷弹等燃烧性化学武器,造成志愿军大批伤亡。外科学界前辈张涤生、史济湘、盛志勇、朱洪荫、宋儒耀、常致德等先后参加了抗美援朝手术队,通过对伤员的救治,初步积累了烧伤早期救治和后期整形的经验。
     
            1958年,全国掀起的大炼钢铁的热潮,烧伤患者数量剧增,全国各医院先后成立了烧伤救治组。大面积烧伤救治难度大,当时在既无成熟经验,又无参考资料的条件下,广大医护人员日夜守护在患者床边,观察病情的细微变化,从实践中学习,总结经验教训,攻克了一个个难关。1958年6月上海广慈医院(现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成功抢救了烧伤面积89%总体表面积(total body surface area, TBSA),其中Ⅲ度烧伤面积23%TBSA的上海钢厂工人邱财康,打破了国际权威人士认为烧伤面积超过80%TBSA无法救治的“论断”,改写了世界纪录。紧接着北京积水潭医院、第三军医大学西南医院(现陆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第四军医大学(现空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第二军医大学长海医院(现海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以及解放军总医院等,先后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治愈烧伤面积大于80%TBSA甚至大于90%TBSA的病例。创建了许多新经验,这是最早一批烧伤科医师取得的成果。
     
            1958年12月和1959年1月,国家卫生部和解放军总后卫生部在上海召开烧伤救治经验交流会。1960年1月,国家卫生部在重庆召开了第一次全国烧伤学术会议,把烧伤抢救工作推向了一个新高潮。1962年全军成立了烧伤专业组,定期召开学术交流会,促进了烧伤学科的发展。
     
            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我国老一辈外科专家艰苦创业,从临床入手,不断总结经验,在大面积烧伤救治和断手再植领域取得成功,引领世界创伤修复的新潮流。虽然我国在现代分子生物学的研究起步较晚,但改革开放以来进展十分迅速,在某些领域形成了自己的特色。为促进烧创伤等损伤学科发展,黎鳌、宋儒耀、盛志勇、史济湘、程天民、王正国、汪良能、王澍寰、郭子恒、方之杨、常致德、王亦聪、高学书、杨之骏、张学彬、汪昌业、许丰勋、吴燮卿等老一辈专家不仅亲自参与临床和研究工作,还同第一代医生肖光夏、杨宗城、朱德安、钱绍昌、葛绳德、许伟石、陈璧、鲁开化、孙永华、汪仕良、陈玉林、高智仁、周一平、陈华德、黄晓元等担起了使命与责任,创建了中华医学会烧伤外科学分会、中华医学会创伤外科学分会、中华医学会手外科学分会、中华医学会整形外科学分会和多种期刊等学术交流平台,出版了百余部专著,获得了数百项国家与省市级科技奖,召开了多次国际性和国家级会议。1979年受国际烧伤学会秘书长鲍斯威克邀请,史济湘、杨之骏、汪昌业和孙永华赴美国参加国际会议,展示了我国烧伤事业的成就。通过不断颂扬和传承着学科多年来凝聚形成的爱国敬业、造福人民的奉献精神,高尚医德、诲人不倦的工作作风,勇攀医学高峰、走创新之路的崇高意识,激励着成长起来的代代学科带头人引领着学科同道团结聚力,创新发展。
            1992年开始,黎鳌院士和史济湘教授领先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生命科学重大项目“烧伤早期损伤机制与创面愈合机制的研究”和王正国院士牵头第一个“973”创伤计划相继胜利完成,进一步推进了组织与损伤修复学科的发展。黎鳌院士、盛志勇院士、杨之骏教授等前辈将荣获的全部奖金设立烧伤医学奖鼓励中青年人才成长。2004年,付小兵院士团结多学科专家聚焦组织修复与再生,在北京香山共商大计,会后出版了《再生医学原理与实践》一书,并连续多年多次在香山召开会议,带动了中青年骨干巴特、柴家科、陈欣、陈旭、邓津菊、付晋凤、郭光华、韩春茂、胡大海、黄跃生、贾赤宇、贾晓明、利天增、李宗瑜、廖镇江、刘琰、陆树良、罗高兴、吕国忠、牛希华、申传安、沈余明、谭谦、唐洪泰、王达利、王凌峰、魏在荣、吴军、肖仕初、谢卫国、徐庆连、于冶、张勤、张庆富、章雄、朱世辉(按姓氏拼音字母排序)等教授砥砺奋进。学科几代人的共同努力创建了防治烧创伤休克、感染、脓毒症、吸入性损伤及多器官损伤的系列措施和深度创面修复与再生技术的新经验、新知识、新技术、新方法,丰富了世界医学宝库。
     
    三、继往开来,传承发展

             2006年8月,正值全国人民喜迎第29届世界奥运会倒计时2周年之际,《中华损伤与修复杂志(电子版)》问世了。广大损伤修复医务工作者和研究者的多年愿望,经过不断的奋斗终于实现了。杂志创刊开始,便深得中华医学会领导的呵护与支持,学界专家热诚的指导和培养,他们为杂志题词,指明杂志办刊方向,叮嘱遵循国家出版方面的法规,执行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的方针,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传统医学与现代医学相结合”“普及与提高相结合”的原则。重视医学人文,为弘扬前辈做人、做事、做学问的高尚情操和尊师育人的伟大胸怀,杂志特设“大医精诚”栏目。
     
            21世纪,我国已进入老年社会,压疮、糖尿病足和血管性疾患造成的长期不愈合创面折磨着患者。为满足患者的需求,全国各地都成立了创面修复的门诊、科室。杂志创刊以来,每年都会在全国不同地区特别是革命老区举办“急、慢性创面治疗新技术系列研讨会”。2013年还同北京地区损伤修复专家合作创办了全国第一个医护结合的北京创面修复学分会,活跃在京、津、冀、晋地区。为广大损伤与修复的创面患者服务,深受广大患者欢迎。山东章丘区葛鹏医师承办了“慢创防控走基层”,为了那些下不了地、到不了医院的患者提供上门服务,展示了广大医师的大爱无疆和无私奉献精神。
     
            严重烧创伤由于其突发性、群体性、惨烈性特点,对社会影响巨大,一直是国家防治的重点。在付小兵院士的倡导下,创建网络化的创烧伤救治体系。《中华损伤与修复杂志(电子版)》的编辑们深入突发事件现场,了解医护人员救治情况,报道积累的救治经验,密切了医务工作者与编辑的关系。以更好地服务医师、造福患者。付小兵院士任主编,组织烧创伤专家编写“创面治疗新技术的研发与转化应用系列丛书(26册)”,被列入“十三五”国家重点图书。夏照帆院士团队开展“产学研合作,促进学科发展”,荣获中国产学研合作军民融合奖。
     
            生命至尊,关爱健康。回顾过去,展望未来,传承与发展,聚力与合作,在新时代,新征程中,为实现中国梦,专家、作者、编辑、读者不忘初心、凝心聚力,以坚韧的毅力,不懈拼搏,创出新业绩,向祖国和人民汇报。

        (原文发表于2019年中华损伤与修复杂志电子版)


     

Copyright北京桀亚莱福生物技术有限责任公司版权所有 京ICP备19019223号-1旧版入口)

企业邮箱:jayyalife@jayyalife.net 技术支持:010-60524207-8006